皮膚疾病康復網 >> 皮膚百科知識 >> 皮膚科疾病症狀 >> 腳氣的由來及類型

腳氣的由來及類型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也稱“香港腳”。有的人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學上的“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而“腳氣”則是由真菌(又稱霉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

  腳氣與腳臭     也有人把腳臭認為是腳氣,這也是不對的。在多汗條件下,腳上的細菌大量繁殖並分解角質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產生腳臭。腳臭和腳氣,沒有必然聯系,主要判斷依據是鏡檢有無真菌,鏡檢呈陽性者為腳氣。     腳氣,病名。即《肘後備急方》卷三。古風緩風、壅疾,又稱腳弱。因外感濕邪風毒,或飲食厚味所傷,積濕生熱,流注腿腳而致病。其證先見腿腳麻木,酸痛,軟弱無力,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發熱,進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嘔吐不食,心悸,胸悶,氣喘,神志恍惚,語言錯亂等。治宜宣壅逐濕為主,或兼祛風清熱,調血行氣等法。       《醫學正傳·腳氣》:“故為治者,宜通用蒼術、白術之類以治其濕,知母、黃柏、條芩之類以去其熱,當歸、芍藥、生地黃之類以調其血,木瓜、槟榔之類以行其氣,羌活、獨活以利關節而散風濕,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類引藥下行及消腫去濕。”常用方劑如雞鳴散、濟生槟榔湯、防己飲等。《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等方書中,有大豆、烏豆、赤豆治腳氣的記載,可用作輔助療法。腳氣有干腳氣、濕腳氣之分。濕腳氣中又有寒濕腳氣、濕痰腳氣、濕熱腳氣、濕毒腳氣等。     此外,還有風毒腳氣、瘴毒腳氣、腳氣沖心、腳氣入腹、腳氣迫肺等多種類型。又有按六經分類者。《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記載:"此證由胃經濕熱下注而生,腳丫破爛,其患甚小,其癢搓之不能作,心搓至皮爛,津腥臭小覺痛時,其癢方止,次日仍癢,經年不愈,極其纏綿。"又記載:田螺皰,此證多生足掌而手掌罕見。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疱型、鱗屑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干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疱型:好發於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鱗屑角化型:好發於足跟、足緣部。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皮膚干燥、角質粗厚、脫屑,易發生皲裂。本型無水疱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數患者由糜爛型、水疱型轉化而成。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