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氣干燥,白癜風患者尤其要注意之道。在秋季患者不能暴飲暴食,不能吃太多刺激食品,不可生冷不忌,更不能超越白癜風患者合理飲食范圍而亂補。希望患者能將白癜風的秋季預防保健之道貫穿在日常生活中,遵照醫生囑咐合理用藥,爭取早日取得完全康復。
秋季氣溫逐漸降低,體質較好的人適適度秋凍,不但有利於機體致密,還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適應即將到來的寒冷。秋季雖天高氣爽,但燥氣漸升,溫度降低,不僅影響肌體生理狀態,也影響著人們的心理狀態。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面對草枯葉落、花木凋零的秋景,易引發蕭條、淒涼、垂暮之感。故秋季也應講究精神調養。不妨靜想金風送爽、碩果累累的喜悅,保持神態安寧,收神斂氣。秋季的精神調攝對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減少冬季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初秋晝夜溫差加大,為保持皮膚清潔應勤洗澡,沐浴時可在浴盆內放一些花露水或醋,使浴後皮膚清爽滑潤,避免疖腫的發生。秋季氣候漸趨干燥,洗澡宜選用中性浴液,避免使用鹼性大的肥皂。沐浴用水不宜過熱,以免加重皮膚干燥,水溫以39度為宜。
白癜風患者每天早晚用手掌搓擦大椎(後頸凸骨處),直至發熱為止,可增強御寒能力,調節機體免疫力。面部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防止皮膚干燥、衰老。早晨按摩面部皮膚應由下而上輕輕地做直線運動,使肌膚清醒。晚間按摩則需順著肌肉的走向,做曲線按摩,盡量大范圍、高效率地刺激肌肉,以消除白天所產生的肌肉疲勞。每天按摩鼻唇溝兩側的迎香穴10分鐘,對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人有較好的保健作用。有民間歌謠唱到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去;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常按摩腳心能強壯身體。常按摩腰肌對遺尿、遺精、腰痛小便不利、水腫、腰脊強痛等症有預防和緩解作用。
秋季合理進補不僅可以彌補夏季的過度消耗,還能增強人體對寒冷天氣的適應能力,為平安過冬做好准備。但經過酷暑難耐的夏季,人們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減弱,因此進補之前先調理脾胃。且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補益脾胃是改善體質的關鍵和前提。可多吃綠豆、扁豆、薏米、荷葉等,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