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疾病康復網 >> 皮膚科常見疾病 >> 皮膚過敏 >> 皮膚過敏臨床症狀 >> “過敏元凶”在哪裡

“過敏元凶”在哪裡

  春天來了,過敏又盯上我們了——高高興興到郊外春游,卻得一身掻癢;上班後回家,皮膚上也長滿了紅斑;一天到晚鼻涕眼淚不斷,卻不是感冒——

  能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又稱致敏原,常見的有200種,醫學文獻記載接近2萬種。它們通過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觸等方式,使人類機體產生過敏現象。

  最常見的致敏原有5種

  1。吸入式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塵、螨蟲、動物皮屑、油煙、油漆、汽車尾氣、煤氣、香煙等。

  2。食入式過敏原:如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海鮮、動物脂肪、異體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藥、香油、香精、蔥、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3。接觸式過敏原:如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輻射、化妝品、洗發水、洗潔精、染發劑、肥皂、化纖用品、塑料、金屬飾品(手表、項鏈、戒指、耳環)、細菌、霉菌、病毒、寄生蟲等。

  4。注入式過敏原:如青霉素、鏈霉素、異種血清等,也包括昆蟲叮咬、大黃蜂和蜜蜂等刺蟄所注入的毒物。

  5。自身組織抗原: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受微生物感染、電離輻射、燒傷等因素影響,而使結構或組織發生改變的自身組織抗原;以及由於外傷或感染而釋放的自身隱蔽抗原,也可成為過敏原。

  以呼吸和食入為最主要方式

  吸入性過敏原最常見的包括戶塵螨、粉塵螨和蒿屬花粉等,蒿屬花粉和草花粉在中國廣泛分布,桑蠶絲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過敏原。塵螨近年也越來越突出。如果吸入性過敏反應發生在鼻子或眼睛的黏膜上,患者就開始打噴嚏,流眼淚,黏膜水腫,瘙癢,比感冒還難受。

  食物性過敏原中,以牛奶和雞蛋、海鮮為最嚴重。有人會因為吃了一點海鮮就全身紅腫、起泡、發癢,甚至心跳呼吸加快,胸悶,喘不過氣來,嚴重者還會休克,如不及時搶救,連性命都會搭上。

  吸入性和食入式過敏反應在咽喉內壁黏膜上,就有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例如,有急性肺瘀血與過度充氣、喉頭水腫、內髒充血、肺間質水腫與出血,電鏡下可見氣道黏膜下極度水腫,小氣道內分泌物增加,支氣管及肺間質內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約80%死亡病例並有心肌的灶性壞死或病變。脾、肝與腸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少數病例還可有消化道出血等。

  有了過敏,要趕緊去醫院看大夫。有先天遺傳因素並且是過敏體質的人,一旦弄清過敏原後,一定要與過敏原阻隔。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