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的病因很復雜,關鍵在於患者本身具有“過敏體質”,即對外界各種刺激非常敏感。包括食物因素,如魚、蝦、蟹、奶制品、特定蔬果;吸入物,如皮屑、塵螨等;各種理化刺激,如動物皮毛、染料及含鎳、鉻、汞的化合物,以及日光、潮濕、多汗、搔抓等。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感染、精神緊張、勞累、內分泌紊亂等,也會成為發病因素。
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發病初期通常都是從濕疹開始的。嬰兒出生不久,就可能出現過敏引發的濕疹,直到2歲前都是過敏性皮炎高發階段。2歲後,兒童逐漸接觸社會。隨著消化系統和自身免疫系統的完善,食物引發的皮膚和消化道過敏症狀開始減少,吸入物過敏的情況則越來越多。
有些濕疹往往找不到明確病因,且多復發率,因此做好預防非常重要。首先要改善環境,保持室內通風,將室溫控制在25攝氏度左右。“正在發病的人出門時,要注意防曬,塗抹有防曬作用的護膚品,戴遮陽帽、遮陽傘,盡量減少皮膚裸露在外的時間。”劉光輝說。
為減少防曬護膚品的過敏,濕疹患者初次使用某個防曬護膚品時,應該先在上臂內側皮膚塗抹一點,持續3—5天,一兩周後若沒有異常,才可以在身體其他部分使用。此外,不少濕疹患者也易發生食物過敏,如荔枝、芒果、菠蘿等是常見的“易致敏”水果。夏季還要勤換衣,特別是兒童,應穿著寬松,避免精神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