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疱疹
本病是人炎單純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常在發熱以後發生,中醫稱為“熱瘡”。
[臨床表現]
1.皮疹起初為紅斑,繼則在虹斑基礎上出現成群的針頭大小的水疱,常為一群,亦有兩三群者,破後露出糜爛面,逐步干燥結痂。
2.皮疹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以顏面及生殖器部位多見。復發者多傾向同一部位。
3,自覺局部燒灼和癢感。皮疹發展時局部淋巴結腫大。
4.病程一般1—2周,可自愈。但易於復發,愈後無疤痕。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發病前有感冒及其他熱病史等不難診斷。但應與帶狀疱疹鑒別,後者疼痛嚴重。在結痂期,應與膿胞瘡鑒別。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局部以吸收干燥、防止繼發感染為主,如外用2%龍膽紫溶液、o.5%新霉索軟膏等。
(1)對反復發作或症狀嚴重者,可選用丙種球蛋白,每次6ml,每周2次,肌肉注射。轉移因子每次2mg,每周2次,皮下注射。昔洛韋每次200mg,每日5次,連服7日,或萬乃洛韋每次300mg,每日2次,連服7日。
2.中醫藥治療
(1)內治法:本病屬肺胃蘊熱,局部紅斑基礎上簇集水疱,灼熱刺癢,伴有口渴,便干尿赤,舌紅苔白,脈弦滑。
治法:清解肺胃毒熱。
方藥:蒲公項15克、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藍根15克、大青葉15克、生苡仁20克。
中成藥: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龍膽瀉肝丸等口服
(2)外治法:可用2%地榆紫草油膏或黃連膏外搽。
[預防與調養]
1.尋找和消除病因,防止復發。
2.避免用手強烈搔抓皮疹,及接觸不潔淨物品。
3.避免進食刺激性食品。
4.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