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胸口為何一“炎”難盡?
夏天雖然熱不死人,但足以讓人悶出一身騷。走在街上,你隨時都可能看見年輕的姑娘小伙子前胸、後背、肩膀掛著一片紅疹,有的還夾雜著幾顆呆萌小膿疱,這種情況,九成是馬拉色菌的惡作劇——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folliculitis)。
馬拉色菌毛囊炎,看似簡單的小病,其實難倒了不少人,大概是因為它跟痤瘡有那麼幾分相似,很多人把它當做“痘痘”來治。如果你是油性皮膚,有以下症狀,就要注意了,它們肯定不是簡單的痤瘡:上胸和上背部出現紅色的丘疹(有的帶有膿疱),癢且有刺痛感,讓人常常想搔抓,被抓破的皮膚變得特別紅。
其實,區分馬拉色菌毛囊炎和痤瘡,抓住關鍵三點就夠了:
①馬拉色菌毛囊炎是直徑在2-6mm的毛囊性半球狀紅色丘疹或小膿疱,周圍有紅暈,鏡檢皮疹毛囊角栓可見成簇的圓形或卵圓形厚壁寬頸酵母孢子。
鑒別:痤瘡的表現相對多樣化,有粉刺、小結節、小囊腫、大膿疱等,痤瘡丙酸桿菌是它的主要致病菌。
②馬拉色菌毛囊炎在胸背部最多,肩、頸、面、上臂等也經常能看到,密集但不融合,大小和炎症程度趨於一致。
鑒別:痤瘡以面部為主或從面部首發,無明顯對稱性。
③馬拉色菌毛囊炎無痛或微痛,伴有瘙癢感。
鑒別:嚴重的痤瘡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為什麼會得馬拉色菌毛囊炎?
馬拉色菌毛囊炎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以下被認為是重要的因素:
外部因素
炎熱,潮濕,出汗的環境
悶熱不透氣的衣服導致出汗
防曬霜和油膩的潤膚霜可能堵塞毛囊
宿主因素
油性皮膚
肥胖
妊娠
疲勞
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免疫缺乏症
藥物,如:廣譜口服抗生素(通常用於痤瘡),抑制皮膚細菌使酵母增殖;服類固醇如強的松(類固醇性痤瘡);避孕藥。
關於(球形)馬拉色菌
顧名思義,馬拉色菌毛囊炎跟馬拉色菌息息相關。目前被確認的馬拉色菌有七種,馬拉色菌屬主要是由球形馬拉色菌感染所致,它屬於人皮膚正常存在的一種真菌,一般情況下,它們是謙謙君子,能與皮膚友好共處。
馬拉色菌深居毛囊,“寂寞時孤獨求敗,狂歡時欲罷不能”才是它的真實生活寫照。夏季高溫使前胸、後背、上臂等部位皮脂腺豐富的部位源源不斷地分泌脂質,對於天性嗜脂的馬拉色菌來說,這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大快朵頤的滿足勾起馬拉色菌談戀愛的欲望,它們迅速繁衍生息,皮脂被大量分解後形成的代謝產物,使毛囊中的三酰甘油變成游離脂肪酸,過多的游離脂肪酸作用於皮膚,使毛囊導管阻塞、破裂,誘發炎症,最終發展成毛囊炎。
馬拉色菌毛囊炎怎麼治療?
馬拉色菌毛囊炎治療以外用抗真菌藥物為主,優先考慮酮康唑,其次伊曲康唑,一些抗炎、角質溶解藥如過氧苯甲酰、阿達帕林、冰黃膚樂等對馬拉色菌毛囊炎療效也不錯。
馬拉色菌毛囊炎和局部油脂分泌旺盛、多汗有關,治療的同時,控油殺菌也非常重要,做好局部皮膚清潔,配合抗真菌香波如硫化硒或2%酮康唑洗劑局部洗
炎症反應重或皮疹數目多者,還應給予口服藥,酮康唑或伊曲康唑,連續使用14-21天。鑒於馬拉色菌毛囊炎易復發,建議痊愈期每月口服1次酮康唑或伊曲康唑,天涼後再停藥。
馬拉色菌藏得非常深,短時間的用藥只能滅掉淺表部分的真菌,治療不夠徹底,炎症還會再犯,因此,治療周期一般需要4周以上,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