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癬概述

  手足癬是發生於掌、跖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手癬中醫稱之為“鵝掌風”,足癬中醫又稱“腳濕氣”。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脾胃濕熱循經上行於手則發於癬,下注於足則發足癬,或由濕熱生蟲,或疫行相染所致。手足癬都是難以徹底治愈的皮膚病。

  足癬俗名“香港腳”,又叫腳氣、腳濕氣。症狀為腳趾間起水疱,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能是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可蔓延至腳底及腳背邊緣,劇癢,必須抓破為止。故常伴有繼發感染,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由於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的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這是一種接觸傳染病,會因共用面盆、腳盆、腳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傳播。

手足癬概述

  本病按臨床表現分為四型:浸漬型多見趾(指)間皮膚發白,糜爛、浸漬,邊緣清楚,去除浸漬的表皮,留下潮濕的鮮紅新生皮膚。水疱型多見足底或手掌出現水疱,甚至幾個水疱融合成較大的水疱,邊界清楚,皮膚不紅,疱破脫屑。鱗屑型多以脫屑為主,間有少數水疱,疱干脫屑,邊界清楚,炎症不明顯。增厚型多見掌跖皮膚增厚,夏季水疱脫屑,入冬則皮膚開裂。本病多見於成年人,往往是夏季發作或加重,冬季氣候干燥時減輕或症狀消失,故冬季是治療手足癬的最佳時機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