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忽略——防曬
冬天的陽光不如夏天強烈,氣溫比較低,給很多人的印象是因為陽光被阻擋才導致的天氣寒冷,所以不需要防曬。其實這是錯誤的,冬天雲層更薄,可穿透的紫外線比夏天更強烈,冬天比夏天更需要防曬。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紫外線對於肌膚內部的光氧化損傷是不可逆轉的,當皮膚接受紫外線過度暴曬後,會損傷表皮細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壞皮膚的保濕功能,使皮膚變得干燥,讓真皮層中的彈力纖維受損,使細紋產生,在強烈照射下,還會造成肌膚發炎、灼傷。有異常情形時,則會變成色素性的皮膚癌等。
同時冬天寒風侵肌、氣候干燥,是一年中肌膚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季節。防曬不當對於皮膚來說就會形成1+1>2的傷害。
最不可缺少——補水保濕
補水保濕是一年四季中都不可缺少的,區別在於每個季節氣候特點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護膚。
保持皮膚滋潤前提是減少皮膚水分流失,做好保暖工作是很有效的方法,寒冷會快遞的帶走體內的溫度、水分,當然也包括皮膚中的。冬天時一定要多喝溫開水,每天多喝些,能幫助容易流失的水分一直維持在最佳水平。最重要的是洗浴時水溫不要太高,時間不要太長,大量的熱會蒸發皮膚水分使皮膚更加干燥,不知道你有沒有熱水洗浴後,皮膚緊繃、干的體驗呢?不要熬夜,你看一下周圍經常熬夜的朋友皮膚是不是出現毛孔粗大、皮膚松弛、油脂分泌異常等現象呢?
只是預防還是不夠的,主動補水面膜是必不可少的,面膜的補水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需要每周2-3次使用補水面膜來為干燥肌膚添磚加瓦,特別對於干性肌膚、紅血絲等敏感肌膚來說,在冬天出門或者進入房間時皮膚會發紅、有些發癢、甚至是刺痛,選擇油溶性補水保濕乳液,例如牛油果脂、燕麥仁油,不僅可以起到補水保濕的作用,對皮膚不適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
最需要注意——洗浴用品
洗,是皮膚護理的第一步,也是很關鍵的一步,卻又是極易忽略的一步。很多肌膚在選購護膚品時,大多注意水、乳、精華、霜等,但是基本沒有人去在意潔面,要麼是套裝內的,要麼是與目前肌膚貌似對症的潔面。例如油性肌膚—控油,干性肌膚—補水滋潤。
想法是對的,但這不是選擇的唯一性標准,使用後可能會起到1+1<2的情況,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例如油性皮膚不一定都適合使用磨砂控油類潔面,有一種油性叫外油內干,當使用磨砂控油類界面時只會加重皮膚情況。
敏感肌膚也一樣,應該避免果酸、乙醇、皂基、尼泊金酯等對肌膚具有刺激性成分,宜選擇無色素、無刺激防腐、無香精、無顆粒等溫和的弱酸性潔面。
最重要的步驟——水乳等停留類護膚品
一天之中與皮膚接觸時間最長的就是水乳霜等停留類護膚品,護膚品的使用可以改善皮膚遇到的皺紋、斑、膚色暗沉等,可以提升個人形象、提高精神。然而長久下來後,很多肌膚卻出現了更多的肌膚問題,臉干、發癢、泛紅、痘痘等等。這就是因為護膚品選擇不當因素導致。
不少人遇到過這種情況:皮膚出現問題,使用護膚品改善,開始有效果,慢慢感覺沒有任何變化,甚至是皮膚變的更差。本來想解決當前肌膚遇到的問題,結果適得其反,不僅沒有解決,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無疑是讓人痛苦的。
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本就是停留類護膚品中的刺激性成分如防腐劑、香精等,長時間對皮膚侵蝕的緣故,而它們的侵蝕與刺激顯然不是以使用時皮膚是否感到刺痛等不適觸覺判定的,如同你使用皮膚不會感到刺痛的美白護膚品,結果卻泛紅、發癢成為了敏感肌膚一樣。特別是同時使用數款護膚品,和面膜。尤其是對敏感肌膚、干性肌膚來說,冬季使用無疑於火上澆油。
綜合歐美等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敏感肌膚需要避免的刺激性成分有:尼泊金酯(羟苯某酯),MIT/CMIT(甲基異噻唑啉酮)、甲醛釋放體(咪唑烷基脲、DMDMH、2-溴-2-硝基-1,3-丙二醇等),香精,苯氧乙醇、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