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疾病康復網 >> 皮膚科常見疾病 >> 其他皮膚病 >> 藥疹的致敏藥物及臨床分析

藥疹的致敏藥物及臨床分析

  藥疹(Druyeruption)也稱藥物性皮炎(Dematitismedicicanentosa)是指藥物通過注射、內服、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後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症反應,是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也是過敏反應最常見的類型。通過分析302例藥疹,顯示藥疹的發生在男女之間的比例為1:1.1,女性略高於男性,發病年齡以中青年為多見,有文獻報導藥疹的發生,在男女性別之間的比例及在成年人各年齡段之間的比例無明顯差異。在給藥途徑以口服占比例最高(57.3%),因口服為給藥方式中最常用的,故而發生藥疹的比例也較高。藥物致敏的潛伏期最長20d,提示詢問病人3周以內的用藥史。此外,對於潛伏期長的致敏藥物也不可忽視,如別嘌呤醇其潛伏期常在20d左右,最長的可達36d。

藥疹的致敏藥物及臨床分析

  從表1看,致敏藥物共14大類78種類,排在前4位的分別為抗生素(38.6%)、解熱鎮痛藥(20.3%)、生物制品(14.9%)、中藥(7%)。抗生素類居首位,共117例(38.6%),這與抗生素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藥物相關,其次為解熱鎮痛藥與文獻報道相似。抗生素中排次為青霉素類(16.9%)、頭孢菌素類(15.2%)、喹諾酮類(3.3%)、硝基呋喃(3%)、磺胺類(2.6%)大環內酯類(1%),其中又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所占的比例為最大,應與這些藥品在臨床上所使用的頻率高有關。青霉素類以口服為主,喹諾酮類主要為第三代,而第三代頭孢菌素類也占一定比例,與文獻報導藥疹的發生與新型藥物的應用密切相關相符合,說明臨床醫師用藥時合理掌握指征的重要性,也提示在新型抗感染藥物的臨床應用中更應謹慎。生物制品中破傷風抗毒素(11例)、狂犬疫(10例)為多,提示人民衛生知識有所提高及對犬類管理的重要性。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者,臨床上常采用小劑量分批注射,但事後依然有相當一部份會發生過敏反應。

  傳統觀念中,認為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見於青霉素等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化學藥物,對中草藥引起的不良反應給患者造成的危害了解不深。本文統計中藥排第4位占7%,主要是感冒用藥和針劑,由於感冒是常見病,感冒藥是非處方藥及多為復方劑型,加之廣告的宣傳,大部份患者均自行購藥,可見存在濫用現象。陳紅清就提出中成藥在臨床中的應用較多,但因其多為復方,所以常難以確定何種中藥過敏。20世紀60年代,上海華山醫院皮膚科統計的致病藥物主要有4大類:磺胺類占首位,余依次是解熱鎮痛劑、抗生素類及鎮靜抗驚厥劑。到90年代,再次統計,結果顯示其致病藥物則以抗生素類躍居首位,而其中以頭孢菌素為主;別嘌呤醇為主的抗痛風藥與抗生素並列;其余依次為解熱鎮痛劑、鎮靜抗驚厥劑及磺胺藥。陳紅清也統計1988~1992年間尚無對頭孢菌素類和喹諾酮類藥物過敏的病例;1993~1997年間,青霉素類藥物過敏病例大幅上升,還出現了對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藥物過敏的病,而磺胺類藥物過敏者有減少的傾向。由此見致敏藥物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藥物種類、劑型的不斷增加,藥物的不合理應用,臨床醫生選擇藥物的改變而改變。從表2看,皮損類型以麻疹樣型最多,占40.7%,主要致敏藥是以青霉素類、頭孢菌類為主的抗生素和解熱鎮痛藥;其次為荨麻疹型和多形紅斑型、固定型,這與陳紅清報道基本一致。荨麻疹型的致敏藥主要是抗生素和生物制劑;多形紅斑型的致敏藥主要是抗生素、解熱鎮痛藥、中藥制劑;固定型仍以解熱鎮痛藥居多;光敏皮炎型則以中藥居多;但重症藥疹(剝脫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縮壞死型、重症多型紅斑)主要致敏藥是青霉素類、頭孢菌類為主的抗生素和解熱鎮痛藥、抗癫痫藥。

  本文所統計的肝功異常並非均見於重症藥疹,也見於麻疹樣型和多形紅斑等非重症藥疹,臨床醫師應給予高度重視。隨著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有病必醫必藥,因此藥疹的發病率日趨增高,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抗菌素類藥物引起的藥疹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有學者認為濫用藥物是引起藥疹的原因之一。因此,嚴格掌握指征,按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提示用藥,盡量避免大處方及多種易致敏藥物同時應用,還應減少不必要的預防性用藥,臨床醫師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訂個體化給藥方案。此外,在用藥前應認真詢問藥物過敏史,對於既往有藥物過敏史的病人,應避免使用致敏藥物及可能發生交叉過敏的藥物,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本文就有2例解熱鎮痛藥所致的固定型藥疹長達1~2年仍在用致敏藥。另外醫生應加強臨床藥理學、藥物動力學或藥物代謝學的知識學習,做到合理用藥,這是減少過敏反應發生的有效措施。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