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秋季易發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俗稱蟲咬皮炎,是昆蟲叮咬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多見於春、秋季節。成人兒童均可發生,因為兒童皮膚嬌嫩,機體免疫力低下,所以發病更常見。臭蟲、跳蚤、蚊蟲等昆蟲的叮咬,還有常藏在谷草、草席、面粉、灰塵裡的螨蟲,肉眼不易看見,都會引起具有過敏體質的人過敏,尤其是小兒。有寵物的家庭,小孩會接觸到貓、狗的皮毛、鱗屑及寄生蟲,也可能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的臨床表現
丘疹性荨麻疹常反復發作,皮疹多在外露部位,如腕、踝、腰、頸部等。呈花生米大小、高出皮膚的紅疙瘩,少則三五個,多則數十個,奇癢難忍。病情嚴重者可出現水疱。昆蟲的反復叮咬,會使兒童逐漸產生耐受性,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抵抗力的提高,發病越發越少,症狀也越來越輕,到成年時,大多數人再也不發生這種病了。
防治方法則很簡單,即“一少二勤三殺蟲”。
一少是指在春秋季節,讓孩子盡量少到草叢、樹下或潮濕蚊蟲多的地方玩耍。
二勤則指應勤換洗、勤曬床單被子。
三殺蟲即是平時用開水泡洗床單、被套和涼席,天熱換涼席時,尤其要注意殺蟲。如果只有少數皮疹,可自行使用止癢劑,如爐甘石洗劑;若皮疹過多,則應該到醫院就診。千萬不要亂抓,否則易引起細菌感染,出現膿疱瘡或其他嚴重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