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疾病康復網 >> 皮膚科常見疾病 >> 濕疹 >> 關於濕疹 >> 預防嬰兒濕疹的飲食策略

預防嬰兒濕疹的飲食策略

  一位家長來信說,寶寶5個多月,從兩個月開始頭部、額部、耳朵周圍和嘴巴等部位的皮膚粗糙發紅,出現紅疹,導致寶寶常常搖頭擦癢,非常煩躁。醫生診斷為“嬰兒濕疹”,塗了激素類藥膏就好一些,家長問:寶寶為什麼會發濕疹?有什麼飲食預防方法嗎?濕疹在嬰幼兒中的發生率不低,對於濕疹兒,如果采取合理的飲食策略,是可以緩解濕疹症狀並阻止其反復發作的。

  引發濕疹的4大因素:引起嬰兒濕疹的病因是復雜的,其中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濕疹患兒中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和食物過敏史的小兒占多數。

  1、家族因素:如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其家中的小兒容易患濕疹。

  2、食物因素:流行病學資料顯示6%~8%的小兒有食物過敏史,表現對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發生過敏,輕者表現為皮膚出疹(即濕疹或皮炎),重者伴隨腹瀉、哮喘等。

  3、自身因素:寶寶容易發生濕疹還有本身的因素,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故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

  4、誘發因素:

  食物,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中的蛋白質;

  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制品、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

  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

  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著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小兒濕疹反復發生或加重。

  因此有濕疹的小兒,要盡可能避免這些誘發因素。

預防嬰兒濕疹的飲食策略

  嬰兒濕疹的飲食預防方法

  嬰兒濕疹發作時應先治療皮疹,但皮疹消失後並不意味著完事大吉,更重要的任務是預防濕疹的反復。嬰兒濕疹有許多預防方法,其中飲食預防非常關鍵。

  預防嬰兒濕疹的飲食具體策略有:

  1、母乳喂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因此對患濕疹的寶寶要盡可能延長母乳喂養的時間。如果用牛奶喂養,應把牛奶煮沸幾分鐘以降低其致敏性。

  2、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應選擇低敏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喂養,也可用豆漿代替牛奶喂養。低敏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是針對濕疹兒的特殊奶粉。低敏奶粉是將牛奶中能夠引起過敏的蛋白質經過特殊加工(醫學稱為水解),使其致敏性下降,多數嬰兒吃了就不會發生過敏了。但是少部分對牛奶過敏的寶寶食用低敏奶粉後仍然會繼續發生濕疹或腹瀉,這些孩子只好選擇氨基酸奶粉了。氨基酸奶粉中沒有大分子蛋白質,只有氨基酸,不會發生過敏反應。研究顯示,對牛奶過敏的小兒絕大多數(85%)在3歲時就能夠耐受牛奶,無需再吃低敏奶粉或氨基酸奶粉了。

  3、對雞蛋過敏的寶寶可光吃蛋黃。研究顯示對雞蛋過敏的小兒半數在3歲時能夠耐受雞蛋,2/3的小兒在5歲時能夠耐受雞蛋,即多數對雞蛋過敏的小兒5歲後可以隨意吃雞蛋了。

  4、除牛奶和雞蛋外,如果已經發現小兒因食用某種食物而出現濕疹,則應盡量避免再次進食這些食物,而且通常是需要終身避食的。

  5、不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的小兒,蛋白類輔食如雞蛋、魚、肝等應該晚一些添加。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這類輔食,而有濕疹的寶寶建議至少晚1個月~兩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但水果和蔬菜的添加不應延遲,且強調多吃水果和蔬菜,它們有降低致敏性的作用。對蝦和蟹等食物,建議1歲後或更晚時候給孩子吃。

  6、濕疹小兒的食物以清淡為好,應該避免高鹽、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食品,這些食物會損害小兒的免疫功能,並且可誘發或加重濕疹。

  7、補充含雙歧桿菌等益生菌有助於減少或預防濕疹的發生。研究顯示,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能減低腸道的通透性,提高腸道屏障功能和降解過敏物質,達到減少過敏物質吸收和刺激機體的作用。建議濕疹兒長期補充,可以選擇強化雙歧桿菌的奶粉或直接服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制劑,但家長要注意選擇合格的產品。

熱門文章